首页 >>> 资讯 |
“在潜江街头,拉住一个人问爱好,‘听戏’、‘跳舞’……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与文化有关。”中共潜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平在谈到“潜江文化现象”内涵时如是表示
近年来,潜江发挥曹禺文化、楚文化、龙虾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优势,打造出“演潜江、唱潜江、写潜江、画潜江、摄潜江”五大精品文化品牌,“唱响潜江、舞动潜江、戏迷潜江、欢乐潜江、魅力潜江”五大群众文化品牌,探索出文化惠民、文化乐民、文化育民、文化富民的新路径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潜江文化现象”。
在潜江,像浩口分馆这样的图书馆共有四个,分布在基础较好的中心集镇。在竹根滩分馆,记者看到,除了小孩还有不少老人,他们吹着空调看着书,喝着茶下着象棋,悠闲自得。竹根滩文化站站长邵乐钧表示,“现在每遇大型活动,群众响应和参与度很高,文化氛围比以前好多了。”
基层文化有市场,老百姓有干劲,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渴望也日益增强。这一切,离不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。”潘世茂和邵乐钧均表示。
2003起,潜江提出“文化名市”建设战略,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,出台支持文化发展的决策,打造“双五”文化品牌。
“曹禺故里、龙虾之乡”两块金字招牌,潜江以此为媒,持续举办三届曹禺文化周、六届龙虾节。同时,发挥节会效益,挖掘出“政府引导、协会主办、市场运作、群众参与”的潜江办节模式。
人健身活动、农民文化节、广场舞大赛、青年歌手大赛……每年100多场特色鲜明的本土文艺活动,每月一场群众自编自演的“潜江大舞台”广场文化活动,让群众乐享其中。